|
本帖最后由 黑鲨烈仔 于 2021-8-17 17:39 编辑
黑鲨研究所>>>第***期>>> 科普时间:**月**日-**月**日 本期科普:黑鲨3.5mm入耳式游戏耳机(圈铁版)测评 本期奖励:看完本文,回复“在看” 将从留言中随机抽取1位鲨粉获得:***
一个偶然的机遇,让我获得了黑鲨3.5mm入耳式游戏耳机(圈铁版),故(ping)事(ce)就从这里开始了。
其实最初,我对各种新款耳机是没有太大期望的。为什么呢?可能是因为我已经听过多种声音风格的耳机。有的适合听乐器,有的适合听人声,有的适合看电影,有的适合打游戏,有的~~~反正一款入耳式耳机很难面面俱到。
加上我不是专业的,对音质没有多少追求,只要声音清晰,适合当前应用场景,听得舒适即可。
至于我曾经听过多少的耳机?上图只是一小部分吧,凌乱起来,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质。反正,以往的入耳式耳机的音频单元,不是动圈就是动铁,总归是两大阵营的吧。
神马?突然发现,动圈和动铁已经双剑合璧了,圈铁版耳机越来越受欢迎,而我还停留在多年以前~~~
所以,起初看到“圈铁版”这几个字的时候,是有点蒙圈,看了图解才明白过来。
言归正传,回到本次对黑鲨3.5mm入耳式游戏耳机(圈铁版)评测里来,产品名字有点长,后文就叫它“黑鲨圈铁版”。
这个包装是新一代黑鲨配件的风格,抽屉式开合不仅便于打开和收纳,也便于用户永久储存珍藏。
打开包装一目了然,防缠绕和拉扯的扁平线材,线控,L型不硌手3.5mm插头,附带大中小三副橡胶耳塞。不能直接看见的主要就是11.2mm动圈驱动单元和楼氏动铁单元,各种参数就不再赘述了。
外观部分除了吸引眼球的金属质感设计之外,最值得称赞的应当是与耳蜗贴合的部分,可以说是恰到好处,佩戴舒适感自然是不言而喻了。
线控实际是三键,除了直观看到的音量+和音量-之外,中间部分虽然没有标识,也是1个可以按压的播放/暂停按键。
接下来再用黑鲨圈铁版分别对游戏、影视、音乐和语音进行试听,谈谈个人的观点及感想。
游戏试听:
在《和平精英》等待区,同时有着多名玩家移动的脚步声,黑鲨圈铁版耳机能够清晰展现,瞬间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。在飞机出现时,引擎和螺旋桨的声音较为强烈,耳机也展现出了特有的低沉环境音效。跳伞后,耳朵两旁的呼呼风声更是模拟得非常逼真。
听音辨位自然也不在话下,或许得益于黑鲨圈铁版在低频方面给人的十足弹性感,无论是脚步声还是枪声都有强烈的反馈。不过在使用驾驶工具后,引擎声浪似乎有点过了头,开什么车都像在炸街。
影视试听:
战争题材的作品自然少不了各种武器声音,黑鲨圈铁版耳机把这些音效展现的淋漓尽致。使用黑鲨4PRO手机,音量大约在三分之一处便可以感受到相当强烈的战争炮火声氛围。人声听感都是电影院级别的,鼓掌声听起来都清脆利落,细节把控相当出色。
音乐试听:
如果只是听普通音质的流行歌曲,低音方面会有点偏软的感觉。切换到发烧无损音质的歌曲,就能够感受到低频的弹性十足。例如经常用于听音测试的《渡口》和《加州旅馆》,真是觉得高中低频都控制得非常均衡,听感相当舒适。
语音试听:
线控的麦克风声音清晰,感觉有着手机麦克风相似的降噪,使用的时候也是需要靠近一些。
评测小结:原以为不再有选择入耳式耳机的理由,当看到动圈和动铁在黑鲨3.5mm入耳式游戏耳机(圈铁版)中完美合璧,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身在某处的那只青蛙。
我这么说也是有故(yuan)事(yin)的。因为个人比较喜欢动圈的入耳式耳机,几年前的某一天,在香港杂志上看到一款双动圈耳机,尺寸约为8mm+14mm的双动圈组合,我便直接飞奔到香港买回来。结果试听后,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好。而早期的动铁耳机,我总是感觉比较生涩,试听某款数千元的产品,也不是我喜欢的音质。又是几年前,我偶然得到了一款楼氏动铁耳机(下图右),终于不是以往那种冰冷生涩的感觉,便对这类产品有了改观。
如果再对比纯粹使用楼氏动铁的入耳式耳机,黑鲨圈铁版给我的感觉是拥有更大的气场,对环境音效氛围的塑造有着更强劲的功力。得益于动铁迅速响应带来低频的十足弹性,和动圈对低频延展的补充,是真的完美合璧。
总体而言,黑鲨3.5mm入耳式游戏耳机(圈铁版)已经足够淘汰以往各种高端货,新款单一动圈或是动铁也可能不是它的对手。无论偏爱动圈还是动铁,听过之后,一定都会感觉惊喜。
黑鲨研究所,欢迎鲨粉一起研究~
|
|